戴斌:地方土特产 旅游新消费
旅游规划、城乡规划、风景园林工程、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
“四甲级”旅游目的地综合服务供应商
摘要
3月22日,在中国旅游研究院、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指导下,由巅峰智业、峰物优选主办,新华网、新华网客户端特别联合主办的“文旅振兴 公益同行”线上巅峰大会,与百城千县万企“云游美丽中国 优选百城峰物”召开。大会得到中国联通、同程、美团、携程、华侨城旅投集团、斯维登、人民文旅产业联盟、零程大学、盈科、旅豆学堂、要出发周边游等数十家行业龙头企业的支持,共同抗击疫情、振兴文旅。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、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任戴斌在直播现场为大家分享《地方土特产,旅游新消费》,全文如下:
同志们,朋友们:
春节之后的这段时间,有组织的旅游活动全面停滞,线下推广、旅游交易和相关会议也都取消了,但是网上却是一天比一天热闹。从疫情发生之初的形势研判,到2月份的政策呼吁、人员培训和行业自救,再到现在的线上目的地推广和贫困地区的土特产品公益“带货”,对稳定行业信心和推进有序复工都起到了积极作用。一些线上公益推广和云带货活动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,不少观众当场下了订单。这是好事情啊,同志们!我们做工作,办活动,不必讳言商业和赢利。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,让人有钱可赚的供给才是最有保障的供给。
从目前情况来看,国家要防控疫情,也要积极复工;国民要减少外出,也要正常生活。无论生产,还是生活,都离不开商品交易。旅游目的地建设和市场营销更是有明显的经济属性和市场功能,吃住行游购娱,哪个项目不是消费,哪个活动不是经济?商品销售不是淘宝、京东等电商平台的专利,旅游平台企业同样可以做。如果暂时还没有这样的平台,我们也可尝试着培育几个出来。游客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以前,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些地方产品信息,在线上平台购买一些,居民满足了生活需求,农民有了收入,企业有了现金流,地方有了税收。这是实实在在地帮助地方发展,总比空喊口号不落地强吧。很多地方领导同志、文化和旅游部门的负责同志,在各项工作如此紧张的情况下,还不遗余力地为家乡代言、带货,很是辛苦,向同志们致敬!
购物既是满足人们衣食住行日常生活所需的消费行为,也是日常休闲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欧洲的很多城市和村镇,看上去电子商务和外卖销售不如我们发达,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“街道就是一切”的传统观念。旅游是人们异地的生活方式,当然也包括购物消费。国际旅游消费的三成都与购物有关,还有“环球购物者”的细分市场,并带动了免税店、工厂店、奥特莱斯、机场商业、机上购物、信用卡、退税服务等业态的发展。过去二十年,主要海外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居民对中国游客的直观印象就是“买买买”,从珠宝、红酒、化妆品、大牌服装、箱包、家用电器,到地方特产、食品、矿泉水和旅游纪念品,无所不买,甚至把有的地方的马桶盖都买空了,以至于国际旅游业界有段时间把中国游客称之为“行走的钱包”。正是看到如此巨大的购买力,政府才努力通过政策创新吸引消费回流,并将旅游消费中心纳入海南地的总体发展战略。那种认为旅游就是看风景的传统观念,做旅游就是“找唯一,做第一”“圈山圈水收门票”的做法已经不再适应大众旅游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了。疫后旅游市场振兴不是简单地回到过去,而是要着眼未来的游客消费需求和产业发展新动能,以新理念、新模式和新主体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。
应当说,各地政府和旅游管理机构看到了购物消费所带来的巨大商机,开始从政策储备、招商引资、项目建设等方面加以规划和布局。无论是市内免税店的政策突破,海南海棠湾免税城的建成运营,还是“北京礼物”和各地“必购清单”项目的推出,以及旅行社和OTA对免税经营的介入,我国在旅游购物领域的政策创新、市场主体建设和消费促进方面都取得可圈可点的成就。与此同时,也产生了一些值得重视和改进完善的地方。指导思想上重视大投资、大项目、大企业和国际品牌,有意无意忽视了旅游电商平台和旅行社销售体系的主导作用。本地农副土特产品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销售变现的机会还比较少,广大农村地区,特别是三区三州、大香格里拉等贫困地区的农村居民参与度和获得感还比较低。部分进入到旅游消费场景的土特产品,基本上还是本色销售,主打原生态和价格牌,尚缺乏文化创意、场景营造、情感投射和品牌附加的增值过程,对地方经济的关联带动作用还很有限。
同志们,朋友们
无论是振兴疫后旅游市场,还是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,都必须出台务实的政策和落实的规划,大力提升购物消费在旅游经济中的比重。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下调呼吁了这么多年,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,国家发改委也发文件,为什么在很多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推不下去?因为除了门票,没有别的东西可卖,也少有其它的消费扩大和收入增加的渠道。事实上,很多时候,不是没有东西卖,是我们的政策没有跟上,战略没有落地。韩国的乐天、济州等几大免税店,也是主要经营香化、烟洒和箱包等国际品牌,但是政府有要求,得划出一定比例的营业面积,卖本国的特色商品,包括乡村土特产和工业制成品。我国台湾地区为了振兴乡村和活化文化遗产,导入了专业志愿者和驻村艺术家。他们进村入社区不是给农民上大课,搞理论培训,然后拍照片和发新闻,而是手把手教村民怎么做。比如让传统和原生态的工艺多那一点儿时尚感,注意不能拔得太高,推得太快,不然当地人接受不了。营销专业志愿意者呢,不是去讲科特勒的营销理论,也不是去讲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,而是给村民讲电商是什么,怎么用抖音宣传,怎么在电商平台上开店。这样的政策导向和政策措施才是国家需要的,也是人民欢迎的。
无论是土特产品销售,还是文化遗产传承活化,都需要市场力量和商业机构的介入。这段时期,除了北京的巅峰、美团、京东,还有上海的景域驴妈妈、斯维登都在做类似的工作。3月18日,爱驾传媒为318国道做了一场公益直播活动,我看李克崎先生的朋友圈,宁国的副市长就提出了为地方“带货”的要求。这就是市场的力量和商业价值。搞经济的都知道,无农不稳,无工不富,无商不活。再好的资源和产品,如果养在深闺人未识,变不成商品,就产生不了价值,更谈不上剩余价值了。与其它商业机构相比,传统旅行社和线上旅行代理平台更加了解异地的消费需求,用好了完全可以更加高效地对接资源。专注民宿运营平台的斯维登创始人罗军先生今天也会发言,希望公司的有关项目不仅要把住宿场所经营好,也要把消费场景营造好,把乡村生产和社区生活链接起来,努力做好发展乡村旅游助力扶贫国策这篇大文章。
无论是购物旅游,还是乡村旅游,都要培养一批靠得住、留得下、用得上的文化和旅游人才。人们从城市的喧嚣走向乡野小巷,期望的是体验村民的日常生活,追求的是村民给予的触手可及的温暖,向往的是乡村所折射出的质朴和纯真。新时代的乡村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,必须立足本土,面向当代,依靠村民,使他们成为乡村文旅人才队伍中最有活力、最稳定和最持久的构成要素。乡村之于我们,是文旅创业的空间,更是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间。在乡村做文创、做民宿和做旅游的投资者、企业家和专业人才,不能只是赚一把就走的过客,得有一部分人留下来,成为“新村民”。要有制度创新,通过产权、项目开发和利益分配等实现社区参与,通过土地流转、投融资渠道创新等措施调动本地村民,特别是精英阶层的积极性。要培养一大批旅游购物和购物旅游的能人,帮助农民了解游客的消费需求,了解资源转化成产品的路径与方法,切切实实地帮助乡村经营户实现商品销售。
直播正在进行中
长按二维码进入直播间
▼
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2001 年,公司秉承“美丽中国·巅峰智造”的使命,是中国旅游规划行业的标杆企业、文旅产业创新引领者,提供 “以规划为引领,以运营为中枢,以营销执行和产品落地为双引擎”四位一体战略,为客户提供文旅行业一站式解决方案。
公司总部位于北京,并在上海、深圳、成都、西安等地设有分公司。公司资质全面,业务覆盖全国,完成2700余项高品质项目,累计运管景区百余家,打造了多彩贵州、大美青海、清新福建等一批知名旅游目的地,荣获“中国旅游知名品牌、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”等荣誉。